當前位置:首頁 >
2011年“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為指導。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中華民族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為重點。堅持育人為本,重在實踐。教育、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動主題
弘揚民族精神 培育愛國情感
三、活動內容與形式
1、認真落實升降國旗制度。把今年秋季開學第一次升旗,作為首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的啟動儀式,全面部署和啟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堅持每天升降國旗,每周一以及重要節日、紀念日、大型集體活動必須舉行莊嚴、隆重的升旗儀式。同時,利用升旗儀式,采取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形式,將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紀教育有機融合,提高整體教育效果。根據每周主題,具體安排國旗下講話如下:
9月5日:以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始業教育,將行為養成教育、文明素質教育與民族精神教育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增強守法、守規、守紀的意識。
9月12日:以慶祝教師節為主要內容,安排“教師禮贊”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
9月19日:以“九·一八”事變73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對學生進行“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教育。
9月26日 :公民道德宣傳日——舉行誠實守信倡議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國旗下講話:誠實守信,從我做起。
9月31日:以喜迎國慶為主題,以“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題作國旗下講話。
2、大力開展“回顧中國歷史,激揚愛國情懷”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等多種途徑開展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教育與國情教育活動,通過開展“民族魂”為主題的征文、演講、詩歌朗誦等多種活動形式,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9月初,組織開展全校“回顧中國歷史,激揚愛國情懷”主題班會展示活動。
3、繼續開展“尋訪革命英烈,傳承民族精神”活動。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利用雙休日組織學生參觀革命紀念場館、歷史博物館,瞻仰革命圣地和遺址。校圖書館開展“民族魂、祖國頌”借書月活動。通過查閱反映偉大民族精神的書籍和網絡等形式,幫助學生體驗和感悟中國革命的艱苦歷程和革命英烈的民族氣節,努力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9月下旬,組織開展全校學生“尋訪革命英烈,傳承民族精神”征文競賽活動,優秀作品將在校報刊載。
4、安排好每周主題班會,第一周主題為班班開展校紀校規、《守則》和《規范》教育。第二周主題以慶祝第二十個教師節為主要內容,開展“我為教師敬一言”等活動。第三周主題以“公民道德宣傳日”為載體,召開“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主題班會。第四周以喜迎國慶為內容,舉行“今天好好學習,明天報效祖國”的主題班會。
5、開展“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誠信的歷史故事、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精心安排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誠信教育活動,使中小學生懂得誠信做人的基本準則,增強學生法紀意識和誠信意識,促進學生誠信素養的提高。
6、深入開展以“人生百道孝為先”為主題的孝文化教育活動,充分挖掘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德育內涵,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者聯動,確保主題教育活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1)與家庭親情教育相結合,對于孩子們來說,父輩是最好的老師,引導長輩首先為未成年人作道德榜樣,帶頭孝親敬老,率先垂范,構建孝文化教育的良好環境。
(2)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布置“親情作業”,如“替長輩過一個生日”、“為父母洗一次腳”、“籌備一頓溫馨晚餐”、“寫一封溫情家書”,讓孩子們在換位思考和換位勞動中體驗父母的辛勞,從中得到良好的熏陶。
(3)以社會實踐活動為抓手,“讓孝敬之風走出校園、吹向社會”,組織到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開展助老幫困活動以及“志愿者” 活動。
(4)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育,如講故事、漫畫比賽、主題班會等,大力倡導推己及人、互敬互親互愛的新時代孝道,引導學生把孝心獻給家庭、愛心獻給社會、忠心獻給祖國,逐步實現道德認知與行為的統一。
7、積極營造氛圍,校園中懸掛“學習奧運健兒、弘揚民族精神”,“今天好好學習,明天報效祖國”,“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人生百道孝為先”,“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等宣傳橫幅。各班開展主題黑板報比賽。校園廣播電臺安排革命歌曲點播,讓“歌唱祖國”等老歌響徹校園。學生在的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四、活動要求
1、各年級、各班級要根據學校的活動方案,結合本年級、本班的實際,制定好本年級、班的活動方案,并開展卓有成效的活動。
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各班級要樹立以月促年,常抓不懈的思想,在活動月結束后,對此項工作繼續予以高度重視,抓長期,長期抓,建立起長效機制。
3、活動月期間,將結合開學工作,對各年級、班級的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
五、活動的預期成果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形勢下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是貫徹《若干意見》的重要舉措,通過活動使全體教師增強“學為人師,行為示范”的歷史責任感,讓全體學生真正有所觸動、有所感悟。幫助青少年學生,充分認識我們民族的歷史和傳統,深入了解近代以來我們民族的深重災難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英勇斗爭,深刻理解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性進步和光明前途,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愛國情感,激發報國之志。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為指導。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中華民族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為重點。堅持育人為本,重在實踐。教育、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動主題
弘揚民族精神 培育愛國情感
三、活動內容與形式
1、認真落實升降國旗制度。把今年秋季開學第一次升旗,作為首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的啟動儀式,全面部署和啟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堅持每天升降國旗,每周一以及重要節日、紀念日、大型集體活動必須舉行莊嚴、隆重的升旗儀式。同時,利用升旗儀式,采取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形式,將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紀教育有機融合,提高整體教育效果。根據每周主題,具體安排國旗下講話如下:
9月5日:以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始業教育,將行為養成教育、文明素質教育與民族精神教育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增強守法、守規、守紀的意識。
9月12日:以慶祝教師節為主要內容,安排“教師禮贊”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
9月19日:以“九·一八”事變73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對學生進行“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教育。
9月26日 :公民道德宣傳日——舉行誠實守信倡議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國旗下講話:誠實守信,從我做起。
9月31日:以喜迎國慶為主題,以“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題作國旗下講話。
2、大力開展“回顧中國歷史,激揚愛國情懷”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等多種途徑開展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教育與國情教育活動,通過開展“民族魂”為主題的征文、演講、詩歌朗誦等多種活動形式,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9月初,組織開展全校“回顧中國歷史,激揚愛國情懷”主題班會展示活動。
3、繼續開展“尋訪革命英烈,傳承民族精神”活動。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利用雙休日組織學生參觀革命紀念場館、歷史博物館,瞻仰革命圣地和遺址。校圖書館開展“民族魂、祖國頌”借書月活動。通過查閱反映偉大民族精神的書籍和網絡等形式,幫助學生體驗和感悟中國革命的艱苦歷程和革命英烈的民族氣節,努力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9月下旬,組織開展全校學生“尋訪革命英烈,傳承民族精神”征文競賽活動,優秀作品將在校報刊載。
4、安排好每周主題班會,第一周主題為班班開展校紀校規、《守則》和《規范》教育。第二周主題以慶祝第二十個教師節為主要內容,開展“我為教師敬一言”等活動。第三周主題以“公民道德宣傳日”為載體,召開“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主題班會。第四周以喜迎國慶為內容,舉行“今天好好學習,明天報效祖國”的主題班會。
5、開展“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誠信的歷史故事、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精心安排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誠信教育活動,使中小學生懂得誠信做人的基本準則,增強學生法紀意識和誠信意識,促進學生誠信素養的提高。
6、深入開展以“人生百道孝為先”為主題的孝文化教育活動,充分挖掘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德育內涵,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者聯動,確保主題教育活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1)與家庭親情教育相結合,對于孩子們來說,父輩是最好的老師,引導長輩首先為未成年人作道德榜樣,帶頭孝親敬老,率先垂范,構建孝文化教育的良好環境。
(2)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布置“親情作業”,如“替長輩過一個生日”、“為父母洗一次腳”、“籌備一頓溫馨晚餐”、“寫一封溫情家書”,讓孩子們在換位思考和換位勞動中體驗父母的辛勞,從中得到良好的熏陶。
(3)以社會實踐活動為抓手,“讓孝敬之風走出校園、吹向社會”,組織到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開展助老幫困活動以及“志愿者” 活動。
(4)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育,如講故事、漫畫比賽、主題班會等,大力倡導推己及人、互敬互親互愛的新時代孝道,引導學生把孝心獻給家庭、愛心獻給社會、忠心獻給祖國,逐步實現道德認知與行為的統一。
7、積極營造氛圍,校園中懸掛“學習奧運健兒、弘揚民族精神”,“今天好好學習,明天報效祖國”,“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人生百道孝為先”,“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等宣傳橫幅。各班開展主題黑板報比賽。校園廣播電臺安排革命歌曲點播,讓“歌唱祖國”等老歌響徹校園。學生在的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四、活動要求
1、各年級、各班級要根據學校的活動方案,結合本年級、本班的實際,制定好本年級、班的活動方案,并開展卓有成效的活動。
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各班級要樹立以月促年,常抓不懈的思想,在活動月結束后,對此項工作繼續予以高度重視,抓長期,長期抓,建立起長效機制。
3、活動月期間,將結合開學工作,對各年級、班級的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
五、活動的預期成果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形勢下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是貫徹《若干意見》的重要舉措,通過活動使全體教師增強“學為人師,行為示范”的歷史責任感,讓全體學生真正有所觸動、有所感悟。幫助青少年學生,充分認識我們民族的歷史和傳統,深入了解近代以來我們民族的深重災難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英勇斗爭,深刻理解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性進步和光明前途,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愛國情感,激發報國之志。
南寧創藝藝術職業學校
2011年3月
